惠蓀林場,這個多年來放在口袋名單的景點,一直無法成行,
這次總挪出了時間前來拜訪,正如DM的內文:「離開城市,一個心靈嚮往的地方」,
沿著"投80公路"走到盡頭,遠離塵囂的地方就在這裡。
去年正逢林場創立100年,所以在大門旁設立了意象圖案。
進大門雖然收了門票,但在住宿時是可以退還的,相當實惠。
遊客住宿中心是在這間販賣部的後方,但目光已被這株繽紛的山櫻花吸引。
來到後頭便會看到一群又一群不同的山莊,哪一棟是我們今晚的歸宿。
住宿中心,沒有多餘的裝飾,很符合林場的樸實的風格。
住宿一向不是我們旅遊最要求的項目,除非是刻意安排的度假飯店,
所以我們選擇價位最低的"楓林山莊",雖然沒有豪華精美的設施,
但該有的一樣也不會少給你,還貼心地準備嬰兒澡盆喔。
楓林山莊房間的格式,有點青年活動中心的味道。
短暫休息後,到了用餐時間,如果你沒有自己準備些食物,
在這荒郊野嶺想必要來餐廳覓食,正如工作人員所說,
農曆春節剛過,人潮相對稀疏一些。
有合菜也有套餐,我們只有2大1小,便點了一份羊肉爐套餐,
工作人員貼心的提醒說這樣已足夠,白飯可是無限供應的喔。
來囉,雖然比不上城市裡的山珍海味,但在這寒冷的夜晚帶來一份暖意。
晚上可以做的事,就是好好地養足精神以應付明日的挑戰。
一早的餐廳人潮依舊不多,餐點放在圓桌上供客人拿取。
清粥小菜雖稱不上豪華餐點,但滿足一早的熱量已經足夠。
吃完早餐,就來拍拍山莊附近的櫻花和景色。
打起精神,看著園區地圖大致有五條步道(2.5~7.5公里不等),
聽從服務人員的建議,帶了個一歲多的小孩所以選了一條最輕鬆的步道。
住宿中心對面的"湯公碑步道"是園區困難度最高的步道,
等孩子長大再說吧,值得一提的,"湯公"何許人也,
其實是紀念中興大學前校長湯惠蓀巡視此園區時不幸殉職,
所以園區後來改成惠蓀林場,另外也有許多的紀念設施。
林場高度約450~2,418公尺,所以也有許多茂密的針葉林。
步道前有一整排的小木屋,住起來應該很有被芬多精包圍的感覺吧。
往住宿中心的方向回頭一看,園區的顏色相當的多層次。
雖然只是二月天,杜鵑花已經開得相當茂盛。
步道的開端可以看到林場對面的天際線,視野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走完約莫半小時的步道,到達主幹道便看見的"湯公亭"。
往住宿的方向走了一小段路後,來到了"山坡草原"。
有簡易的滑草設施,但冬天似乎還沒過去,草長的稀稀疏疏的。
但這種林場內的大草原,還是有種"別有洞天"的意境。
來到的月桃巷,是過去傳統在包粽子的那種材料嗎?
如果沒停下來參觀,還不知道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品種。
接著來到的"柑仔店",除了很有古意的建築外,對面的櫻花林也很有看頭。
真想在樹下放上野餐墊,享受這浪漫的氣氛。
後側的針葉林高聳依舊,夏天走在裡面可真是會透心涼。
接著往咖啡學堂走,路旁也有惠蓀林場百年慶的意象設施---希望之樹。
途中還得經過兩列排列整齊的針葉林,地上則是鋪著木屑。
被山林包圍的矮房子,到底藏著什麼好咖啡呢。
咖啡學堂的右前方,有兩棟建築物,據服務人員的說明,
一間是員工宿舍,另一間則是團體客住宿的地方。
往來時路一望,有種童話故事情節的場景。
咖啡學堂賣著自家栽種的咖啡豆,當然不便宜,物以稀為貴,
如果混著其他產地的咖啡豆,價格就親民許多了。
既然是學堂,咖啡豆的生長與製作過程自然不能少。
想嘗試自己栽種咖啡,看它一天天長大的滿足感嗎,請參考。
喝完咖啡,帶著嘴巴內的芬芳和全身飽滿的芬多精便離開的惠蓀,
期待有一日再來挑戰最遠的步道,會有不同的啟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