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旅遊的類型可真是包羅萬象,在福岡最南端的柳川市,
就是個充滿江南風情的水鄉澤國,不來體驗一回就可惜了。
要來搭乘柳川遊船前,可以先到官網搜尋一下相關的訊息,
光是船家就有7家之多,而每家的乘船處與路線也不盡相同。
我們這次選擇的是"柳川觀光開發株式會社"的遊船活動,
谷歌直接定位松月乘船場即可,一旁有個偌大的停車場。
我們心想柳川那麼多間的船家在經營,所以也沒事先預約,
來到櫃檯跟服務人員說我們7大2小,順利的就買好了船票。
服務人員特別給了一張中文版的下船後指南,因為遊船後,
是有免費的巴士可以再搭乘回原地方,時間得掌握好才行。
搭船處的一旁有塊大大的石碑,有詩人北原白秋的落款,
柳川正是北原白秋的故鄉而聞名遐邇,水鄉裡充滿詩意。
如果你還想更融入遊船的情懷中,一旁桌上的成疊斗笠,
只需要投入100日元便可借上一用,遮陽擋風,功能十足。
接著拿著剛剛櫃台小姐給的乘船券,經工作人確認無誤後,
我們依序的上了這種名為"Donko船"的小船,船夫一身戎裝。
Donko是筍殼魚的日文發音,比一般的舢舨更狹長些,
船的外型也許有點像是筍殼魚吧,一艘船坐20人應該可以。
所有動力的來源就是船夫手上的那一根竹篙,1個人扛20人,
真的不得不佩服操作這份工作的職人,船夫的年紀也不小了。
遊船左轉從柳川橋的下方經過後,遇見的便是一片寬敞河道,
兩岸柳樹飄逸,也許這就是北原白秋創作的來源,充滿詩意。
一位居民悠然的騎著單車從河道旁邊經過,與我們相視而笑,
無比自然,他的身上流著老祖宗的DNA,水道早已融入生活。
遊船一路來到了一棟洋樓旁,洋樓前方佇立著一根筆直的木柱,
寫著"史蹟柳川城掘水門",當年可是連接柳川城內外的唯一水門。
歷史古蹟當前果然引起騷動,從古代城壘防禦到現代遊船,
都具有舉足輕重的非凡意義,確實值得大家好好的拍照留念。
進到了水道裡面才真正的感受到水門的狹小,幾乎得彎下頭,
也唯有筍殼魚這般苗條的身形得以悠遊而過,既興奮又刺激。
陸地上的文學詩路,在柳川水道則是有石橋庭水中歌碑,
"這蹲著的女孩的身影在河邊搖曳,在清晨醒來的汲水場"。
陽光從樹葉中的縫隙灑落在我們的臉龐,少了些燠熱之意,
相反的是一股透心的涼意襲來,好似家鄉台南的綠色隧道。
再往前航行,我發現部分的住家也有自己專屬的碼頭,
名副其實的水鄉澤國,古代水路的運行肯定更甚馬路。
而我也肯定過去水路盛行的年代,絕對都沒有這些橋樑,
連小朋友都必須低頭才能勉強而過,除非我們都是哈比人。
你看橋梁下方表面磨損痕跡之慘烈,就知道橋的高度了,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船夫會爬到橋上再一躍而下,施展武藝。
就當還在驚魂未定之時,轉眼間又來一個低矮的橋樑,
我們這位船夫著重在哼歌娛樂,爬橋的事就留給年輕人吧。
除了船家既定遊船路線之外,也可看見許多的小水道交錯,
查資料才知道今天航行的路線,不足全部河道的百分之一。
這裡有個牌子立著"柳川遊船乘船紀念",鏡頭在哪呢,
也許我們應該擺個同舟共濟的姿勢,留下美好的畫面。
但可能只有觀光客才那麼的在意目光,對於千年老龜而言,
水道即是日常,早已融入生活,在河道中不知已游盪幾年。
岸邊立著一塊入選日本道路百選"水邊的散步道"的石碑,
原來柳川不僅迷離水道迷人,還有備受愛戴的水邊散步道。
左側的"(木花)島菖蒲園",種植著大約3萬株的菖蒲與鳶尾花,
盛開期是在五月中旬到六月初,7月初雖仍茂盛,但花已凋零。
就在三王橋旁有"水邊的散步道"延伸過來的人行陸橋,
如果想要來個船與人的十八相送,這一段河道絕對適當。
過了三王橋,遊客的目光都被水道旁的小商店給吸引了,
其實小店旁的"鰻魚紀念碑"更值得賞析,碑上有紀念短歌。
但畢竟我們還是過客,難免對水道旁的小商店莫名興奮,
小商店外面掛著五彩繽紛的布條,一點也不輸給柳川雛祭。
這家小商店布條掛最多的就是冰淇淋的廣告了,滋味如何呢,
大家的眼光投向這位吃冰的小朋友,突然有種萬眾矚目的感覺。
右側水岸邊立著"田中吉政公"的雕像,他是何許人也呢,
他對柳川城的整備,軍事的強化立下汗馬功勞,貢獻卓越。
橋上的反射鏡反射出水鄉的詩意,深遠的歷史與文化,
有幸成為詩人北原白秋筆下場景的一員,真是莫大幸福。
這個僅能容得下一艘船經過的小洞,是柳川城瀰兵衛遺跡,
今日看似悠然小橋,戰火時代可能就是重兵戊守的重要關口。
過了瀰兵衛門跡,忽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來襲,
近代的建築物幾乎已不復見,我們來到了柳川城的記憶裡。
眼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設備,這裡的名稱叫做"蜘蛛網",
這種古老的捕魚工具偶而也會在台灣看見,名為"罾罟"。
蜘蛛網旁立著一位小女孩趴在地上的雕像,名為"等候紀念碑",
是北原白秋筆墨下的主角,等候的也許是一段望穿秋水的難題。
經過前方的城西橋後,就是一個名為"白秋道路"的地方,
不知是水鄉的詩意造就了詩人,還是詩人的筆墨成就了水鄉。
遊船中的倒數第二座橋是柳川一號橋,橋面特別的寬敞,
此時竹篙已起不了作用,橋面下的拉繩便是老船伕的智慧。
經過豐後橋的不遠處就是下船之處,御花北門城下船場,
這一趟旅程約莫50至60分鐘,水鄉水道曲折,詩意漫流。
御花其實也是柳川藩主立花家族的宅邸,已有400年的歷史,
更是日本唯一可以住宿的國家指定名勝,價格應該也是不斐。
御花裡面還有一處山水名園,還有間名為"對月館"的餐廳,
餐廳裡的鰻魚料理最知名,頗為呼應柳川當地的特色美食。
最後會從御花的側門走出來,側門口緊挨著立花家史料館,
陳列著家族的古物珍藏,可見立花家族對於柳川的重要性。
我們必須走到巴士候車站搭車回原處,途中經過了冲端橋,
還可看零星幾艘的遊船航行,也許他們還有更遠大的計畫。
水道旁的鰻魚料理若松屋,原本是我們設定吃午餐的地方,
時間沒有抓準,來的時候已是休息時間,只好期待下回了。
剛好坐落在彎曲河道上的是冲端水天宮,每年的五月份,
有熱鬧非凡的水天宮祭,祭典就在名為"三神丸"的船上舞台。
旅程中當然不可能所有活動都能遇見,大概要在這過上一夜,
才能見到天色暗後的表演活動,人與船配合音樂的舞蹈演出。
但怎麼今天冲端水天宮也有淨車的儀式嗎,大辣辣的小貨車,
就停在廟宇前的空地,稍微破壞了我對於冲端水天宮的美感。
接駁巴士就臨停在冲端Sagemon公園的對面,公園風鈴高掛,
微風輕輕吹來時,便會奏起無比響脆的聲音,如有時間可以逛逛。
但大家好像被7月的天氣烤的體力透支,就算距離開車時間,
還有20分鐘之久,在巴士裡吹冷氣好像比較實在,我獨自漫遊。
遊船的水道大約是4公里而已,需要擺渡人撐篙將近一小時,
巴士司機大概10分鐘就把我們送回原地,時代已劇烈變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