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瓦白牆老房子,一股江戶時代的風吹拂而來,時空彷彿錯亂,
我們被吹進了穿越時空劇嗎,我們在有九州小京都美稱的豆田町。
今天的豆田町商店街如何漫遊,就從這張獨樹一幟的導覽圖開始,
大致上豆田町就是以兩條南北向的街道為主,東西向的巷弄為輔,
紅線標示出來的,就是我們這次走的路線逛的店家,計畫與隨緣。
來到豆田町的時間已近中午,不加思索,第一的點就是來千屋用餐,
更重要的是千屋的一旁,就有個付費停車場,走到千屋不用3分鐘。
儘管已經來的很早,店員還是請我們先在門口的登記表登記人數,
今天是星期二中午依然高朋滿座,可見人氣非凡,約10分鐘後入場。
進到千屋裡面,兩盞巨大的白色燈籠掛在屋頂上,十分的醒目,
門樑上掛著千客萬來的匾額,數年來不知有多少饕客聞香而至。
牆上掛的照片是每年2月中旬到3月底舉行的"天領日田女兒節",
慶典上展示名門貴族代代相傳的雛人形,是遊客來豆田町的看點。
大家就定位後店員遞上菜單,小份鰻魚飯3800元,大份4800元,
從台灣漂洋過海來見識鰻魚飯,大人點大份,小朋友自己單獨小份。
店家還很貼心的做了一份中文版的鰻魚飯吃法,依照步驟執行,
你將會有三種不同滋味的鰻魚飯,完全顛覆對於鰻魚飯的印象。
每人附上一盤佐料,由左至右分別是蘿蔔泥、柚子胡椒、芥末、蔥,
待會便是由這四種佐料的奇妙組合,幻化出不同層次的鰻魚飯滋味。
鰻魚飯上桌前,千屋裡的"百屋"率先登場了,百屋是什麼呢,
是一種天婦羅小飯糰的創新料理,小巧可愛所以點給小朋友先嘗。
百屋其實比較算是外賣的餐點,紙袋內層是鋁箔材質兼具保溫,
外帶附上一杯高湯,可以單純飲用,也可將飯糰浸泡高湯當成泡飯。
而這道同伴點的生鰻魚腸,可能就嚇退許多的小朋友與大人了,
我以為台南的煎魚腸已經夠特別,沒想到還有生魚腸,很日本味。
終於香氣逼人的鰻魚飯上桌了,第一次品嘗那麼道地的鰻魚飯,
鰻魚的份量鋪滿了整個木桶,每片鰻魚烤的色澤金黃,香氣四溢。
平常忌憚米飯的大人,一碗吃完再盛一碗,熱量暫且拋之腦後,
小孩也胃口大開,鰻魚飯的魅力完全席捲了我們整團人的胃呀。
驚呼的事情還沒有結束,你真的沒有看錯,還可以做成鰻魚飯湯,
桌上有幾壺的高湯,淋上鰻魚飯裡再加點蔥花,天啊~完美之作。
來豆田町的第一個點就令人印象深刻,回想起鰻魚飯仍唾液奔放,
更遑論猶如明信片般的街景,那怕只是小小冰店,都那麼的迷人。
網路上有人提及需要尋覓許久,才能幸運遇見的紅色木屐地磚,
居然完全不費吹灰之力,就在一旁停車場的入口地面,好兆頭。
沿著上町通往南走,來到了一間名為天領日田木屐資料館的足駄屋,
在恬靜的豆田商店街裡,這家商家倒是異常的人氣鼎沸,不少觀光團。
原來是館內展示了日本全國各地富有特色的木屐,琳瑯滿目,
也有許多日田市本身製作的木屐,木屐多的就像身處木屐海一樣。
另外這個全日本最大的杉木木屐,高4米15,重有1000公斤,
絕對吸引所有目光,但旁邊有個牌子,有在店裡面消費才可拍照喔。
店裡面另外還有一區擺設著不少的雛人形,而且不僅人偶而已,
連馬車或是梳妝台等等,都做的唯妙唯肖,可見女兒節的重要性。
走出木屐店再往前一小段,就會看到豆田町另一家鰻魚飯名店黑田屋,
門口有免費停車場,另外就是塌塌米席地而坐的用餐方式,風格不同。
我們隨機選了一條巷弄穿梭而過,但巷弄中只有我們的腳步聲,
人家說魔鬼藏在細節裡,而在巷弄的細節裡只見乾淨整潔的市容。
巷弄裡另外就是充斥著許的老房子,和打不出來的古老店名,
只知這是一間茶房,上方標題是談議所,談天說地的場域吧。
大概也很容易突然眼前就出現一間博物館吧,這是廣瀨資料館,
廣瀨家族是江戶時代相當知名的學者家族,但需要付費去體會。
我們停留最久的反而是這間手工筷子工房~遊膳,古樸的韻味,
所有的筷子彷彿乘載著百年來的深厚功力,令人流連忘返。
店裡面筷子種類的多樣,大概也像木屐般來自全日本各地,
甚至還可以刻上專屬名號,帶回家當成獨一無二的紀念品。
巷弄的底端,與主要街道御幸通的交會口處是天領日田資料館,
深刻覺得這座城市承載厚實的歷史底蘊,彷彿轉角就有間博物館。
往御幸通的南側走,靜止的畫面像是一幅電影劇照出現眼前,
如果有幾位身穿和服的百姓走來,那一定是我們穿越了時空。
御幸通南側走到底,還會遇見知名的小鹿田燒,值得細細品味,
折返後往御幸通的北側走,彎進一個巷弄,味噌醬油本店出現了。
就如同人家說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深藏不漏的在狹小巷弄裡,
居然有一間創業於天保十四年的醬油店,已近200年的歷史。
所以日田醬油可能是你來豆田町不能不嘗的滋味,試試風味,
感受一下百年來的深厚底蘊,甚至還有柚子辣油風味,非常特別。
走回御幸通繼續往北走,右手邊就會發現口袋名單中羊羹店,
主打著是天皇御用的羊羹,今天也算是來嘗嘗天皇級的滋味。
我該對羊羹至上更高的敬意吧,羊羹的包裝可以如此得精美,
可說是自用相送兩相宜,豆田町的伴手禮真令人選擇起了障礙。
羊羹總共還分成了五種不同的口味,每種滋味你都應該嘗看看,
不管是加鹽還是加抹茶,都讓羊羹的滋味更加豐富,顛覆想像。
御幸通再往北走,門口上方掛著一隻大大武士刀的雛御殿,
也是必訪的口袋名單之一,但這裡其實也是日田醬油的分店。
為什去過了本店還會走進分店呢,為的就是雛人形博物館,
但殘念的是剛好整修中,醬油回甘,難道博物館也要回訪嗎。
我們只能看著螢幕上斷斷續續的影片,稍微撫慰一下惆悵,
你能想像這一望無際的雛人形是多麼的壯觀,目不暇給呀。
走到御幸通的最北側,沿著花月川河畔走,準備再繞回上町通,
跨越花月川的一新橋儘管橋面新穎,但橋頭還是留著些許的老印記。
繞回上町通遇見的第一間建築物,就是豆田町著名的薰長酒館,
但其實薰長不僅是間製酒廠,也是間酒藏資料館,聞到酒香了。
進入薰長門口旁的販賣部,還以為走進了一間時髦的夜店,
擺滿瑩剔透的酒瓶,還有粉嫩的桃色米酒,也太夢幻了吧。
薰長的後端則是一棟又一棟的製酒場所,高聳的煙囪醒目,
沿路上淡淡的酒香就是你散播的喔,你到底有什麼企圖呢。
有幾個場域就是前面提及的酒藏資料館,製酒的工序大公開也無懼,
就算能依樣畫葫蘆,但你有牆上快要掛不下的獎狀加持嗎,難上天。
還有薰長各個年代的酒瓶展示,許多維妙維肖的製酒小模型,
試完酒後希望你還能保持清醒,讓這些可貴的資料豐富你的旅程。
繼續漫步在上町通的街道上,眼前出現這棟與眾不同的建築物,
是日田市的長福寺,上面寫著保留江戶時代特色的代表性寺廟。
走到了日本丸館,代表我們已經繞了豆田町一圈,就在千屋旁邊,
原則上豆田町就是上町通和御幸通兩條主幹道,再由橫向的巷弄相通。
日本丸館,就是一間豆田町上的日本老藥局,你看那塊老招牌,
和那些古老的度量衡儀器,該不會還有一位人瑞級的老藥師吧。
我想太多了,老藥局如果如果沒有跟著與時俱進恐難以存活,
這裡就整理出一個優雅的小空間,讓老藥局也有著新的意象。
藥品當然不能隨便買回家,但保養身體或是藥膏貼布的商品,
搭配包裝可愛的外型,也許是你來百年老藥局逛逛後的好選擇。
日本丸館雖然是漫步的最後一站,但其實最後還去了鳥市本店,
鳥市本店並不是在賣小鳥,而是在賣牠的同類雞肉,可愛的店名。
這裡雖然也有在賣生的雞肉,但旅途中風塵僕僕恐怕不易烹者,
我們帶了一份雞塊和炸雞翅,讓豆田町的風采隨我們繼續旅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