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著烈日,人擠在車陣,儘管前方的路途充滿著挑戰,
大家還是不辭辛勞的往前邁進,一切都是為著什麼而來呢。
我想就是這一簍又一簍的海鮮吧,東港華僑市場的威名,
不僅是當地人的大冰箱,更是外地人慕名而來的寶藏庫。
從幾百公斤重的黑鮪魚,到僅有幾公克重的小魚乾,
分門別類五花八門,應可輕易在這裡買足一桌全海鮮料理。
平時少見的煙燻魚卵魚標,在華僑市場似乎是阿嬤的日常,
店家將魚卵切成一盒盒的包裝,美味隨手帶走,隨時享用。
而東港三寶之一的雙糕潤,在華僑市場裡也沒有打算缺席,
口味可以依自己的喜好拼裝,回憶可以依自己的直覺留戀。
但逛著逛著,感覺華僑市場與過去的印記已大相逕庭,
走道上不再是湯湯水水,也不必再撩起褲管,改頭換面。
應該也可以說現在的華僑市場,營造出一種不同的氛圍,
許多的店家把攤位的質感提升,讓客人像在日本料理店享用。
超乎質感的店家也不只一家,但有個特色就是門庭若市,
許多饕客迷戀著生魚片的韻味與口感,不辭千里鍾愛這味。
而靠近岸邊一側的餐廳林立,就又是不同的一種風情了,
海鮮代煮的招牌斗大醒目,東市買來西市煮,也是種樂趣。
比較省事一點的,店家也提供著琳琅滿目的餐點可選擇,
料理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門,彷彿是一場料理達人的大秀。
替每一道料理加持的,還有那一抹夕陽西下的自然氛圍,
每道菜都上了一層鮮豔的色彩,景不醉人人自醉,舒服。
生魚片的擺設與餐盤,雖不及市場裡專賣店的日式氣息,
但每一片依舊散發出光澤感,每一片都是達人的巧奪天工。
大家終於把從墾丁後壁湖的誘惑,忍下來的口腹之慾,
在華僑市場裡獲得了充分的滿足,兩者畢竟都是屏東的驕傲。
不一會兒的功夫,杯盤狼藉這個形容詞就浮上了檯面,
是該怪我們太饑渴還是美食太誘人,猶如在海洋裡悠游。
岸邊停滿了蓄勢待發的漁船,想必明天一早又是滿載而歸,
華僑市場又是生龍活虎的吆喝,儘管來吧,大冰箱超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