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從小到大的刻板印象,也可能是名人的一日雙塔效應,
許多人,就像從前的我,以為鵝鑾鼻燈塔就是台灣的最南端。
這個傻傻分不清楚的議題,今天便是來解析台灣地理的謎團,
也許巴士海峽吹來的風與墾丁熱情的陽光,可以透漏些端倪。
座落在園區裡遠古的智慧發明~日晷,可以得知現在的時間,
但不曉得能不能測出地理的方位,往南方的軌跡尋找便是嗎?
我們先來萬年不敗的景點鵝鑾鼻燈塔,畢業旅行可能來過,
畢竟這裡在日治時代就列為台灣八景之一,歷經多少風霜。
但無論如何,就算已經來過了上百次,我們還是秉持初心,
就像第一次來到這裡時的雀躍,風景秀麗的景緻,多麼動人。
況且現在這裡還多了藝術家的創作,以海天一色為創作背景,
所以不管什麼理由,都應該有一趟鵝鑾鼻燈塔之遊,點綴人生。
而在1881年興建的燈塔,不分晝夜守護著太平洋與巴士海峽,
更是國內光程最遠的燈塔,也素有東亞之光的美譽,令人敬佩。
白色鐵造圓塔猶如受人景仰的高貴女神,散發出的光芒穿透人心,
也令人心醉,今日遊客是否也用不同的形式,來向燈塔致敬一番。
如果燈塔與潔白的建築物相互輝映,海風鹹鹹,迎面吹拂而來,
一點也不會輸給南法的地中海風情吧,難怪遊客總是趨之若鶩。
令人意亂情迷的景致,都讓我們忘了今日來這裡的重責大任。
而燈塔頂端的指南針,是否指的出我們尋尋覓覓的臺灣最南點。
墾丁氣象雷達站似乎接收到了請求,雖然它的外觀像極了足球,
但雷達站可是尋覓最南點的重要地標,找到它你已經成功一半。
經過雷達站往前再走約莫10分鐘,在一片樹叢前有個指標牌,
離台灣最南點只差500公尺囉,穿過樹叢,是否就是柳暗花明。
500公尺步道的底端,果然就是一片汪洋大海和珊瑚礁岩,
站在這裡,可以同時環顧好幾個大洋,彷彿就是台灣好望角。
而台灣最南端的意象標誌就是這了,造型像是個尖頂向上的筍子,
頗有立足南疆胸還天下的味道,讓人整個心胸也跟著開闊了起來。
意象標誌的前方有個清楚的地理圖,這裡確實是比都塔還要更南端,
從今以後我們不再傻傻分不清哪裡才是台灣的最南點了,照片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