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旅展購買的住宿券,埔里成了我們來南投旅遊的中繼站,
但卻不曾有如此的經驗,一叫醒來就那麼的貼近埔里的氣息。
今天的第一站便是從埔里遊客中心開始,頗為醒目的外表,
時常往來埔里之際,總想踏進來一窺遊客中心裡的真面目。
今天總算踏進了這座魔幻的大書屋,果然充滿著魔幻驚奇感,
室內規模比想像的要小許多,我們是不是掉入另一度空間呀。
但也許魔力的展現就在這張藏寶圖上,加上一旁熱切的志工,
讓我們明瞭了許多埔里的在地氣息,仔細觀察便能看出端倪。
看出什麼端倪呢等回告訴你,遊客中心旁有間冰淇淋鬆餅店,
特別標榜學生考100分可以免費兌換一份冰淇淋,真的假的。
但時不我於,考試卷女兒沒帶,況且店家也還沒開始營業,
只好轉戰一旁的農產品展售中心,是埔里農會經營的場所。
展售中心就如同遊客中心,麻雀雖小但五臟是俱全的,
滿滿的在地農特產品,滿滿的埔里情懷,伴手禮買不完。
尤其是這一個全台僅此銷售,絕無第二家分號的美人腿湯麵,
也就是以埔里筊白筍為基底的泡麵,絕對是自用送禮兩相宜。
而我們在遊客中心裡導覽圖看出的端倪,便是這道在地美食,
導覽圖上少說有五家以上的肉圓店,真是顛覆對埔里的印象。
應該選擇哪一家來品嘗一番呢,有上午營業亦有下午營業的,
而解說的工作人員,則是介紹了他們最常光顧的"阿開肉圓"。
所以我們便依照導航的指示來到了阿開肉圓,深埋巷弄之中,
沒有遊客中心一遊的機緣,在地美食就被虛華浮誇所掩蓋了。
傳統的滋味來自傳統的家庭手藝,一家老少不分你我的堅持,
是這道美味飄香多年的秘訣,看見年輕人的參與,更值慶幸。
來到南投原以為只有水里肉圓出名,原來是自己才疏學淺,
人家埔里的肉圓早早登上報紙多年,我們居然如此的毫無所悉。
道地美味上場囉,一顆顆炸的Q彈軟嫩的肉圓被端上了桌,
用剪刀從肉圓的正中心剪成6片花瓣,淋上醬汁,十足誘人。
肉圓的裡頭包含著絞肉和薯筍塊,但請忍住慾望先別急著吃,
請你先將肉圓皮和醬汁充分攪拌,先來一波滑潤爽口的滋味。
第二波味覺的攻勢,就是將剩下的內餡淋上店家特製的高湯,
高湯又被叫做惜福湯,因為這樣便能將碗內的食物吃得乾淨。
如此留著內餡加入高湯的吃法行之多年,後期才開發了湯品,
我不當小朋友去做選擇,直接點了綜合湯,豆腐與貢丸我都要。
暖胃的肉圓品嘗過後,也別忘了埔里才有的在地暖心鹹油條,
遊客中心的志工說鹹油條的店家其實不少,他們常吃的沒有店名。
而我們這般無知的觀光客只能在谷歌大師的協助,尋覓美食蹤跡,
清寶鹹油條總店的地理位置寬敞好停車,便成了我們的第一目標。
在清寶總店裡其實不只賣鹹油條而已,也賣著蔥油餅和炒麵,
將這幾道食物再加上額外的配料,就成了這張琳瑯滿目的菜單。
事實上我們本來是一大早就來清寶賣鹹油條,沒想到大排長龍啊,
這一張號碼牌直接叫我們一個小時後再來,於是乎我們先尋寶去。
最後就在陰錯陽差之下逛了一圈遊客中心,再吃了一道阿開肉圓,
回到清寶總店,我們滿心期待的鹹油條已製作完成,水到渠成呀。
打開紙袋看見鹹油條,跟一般我們對於油條的印象大相逕庭,
油條中間剖開後加上配料,其實有點像是潛艇堡,大開眼界了。
加蛋加熱狗其實都還不稀奇,如果在地盛產的筊白筍也在其中,
怎能放過不嘗呢,而想要有另一番滋味,那就來點店家的辣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