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世界各地做過無數評比的CNN,種類五花八門,
但有個評比令人驚豔,那就是~世界六大賞貓景點。
而猴硐貓村的入選,在台灣應無人反對,也當之無愧,
路上遇見貓大爺,都得禮讓牠三分,這裡是貓的世界。
也由於貓咪一點都不怕人,與居民有著良好的互動,
甚至每隻都被取的名字,家貓野貓也不再有界限。
而猴硐是昔日採礦的一個聚落,貓咪為了融入當地,
也當起礦工了,雖然只是個有趣的公仔,卻巧妙結合。
但說到採礦,目前旅客中心便是昔日的"整煤場辦事處",
是瑞三公司在1935年建造的,煤礦經過管控後再分送客戶。
所以一進到遊客中心,最搶眼的就是當年的礦場模型,
雖然迄今已有80餘年,但生產線的設備已頗富現代化。
時代的眼淚總是揮也揮不完,但縱使關燈打烊,
曾經在這拚博的人,汗涔涔的臉孔還是被記錄了下來。
這片黑金不知養活過多少家庭,帶動多少產業,
遊客中心裡,帶領你明瞭瑞芳的山城小鎮故事。
遊客中心的正前方即是猴硐車站,兩層樓高規模不小,
而二樓的陽台懸掛著幾隻黑貓,貓咪意象已佈滿整個猴硐。
就連車站前的商家看板,也都是無一不是貓咪意象,
另外看板也透漏出這裡已走出國際,日本人韓國人都愛。
貓村往哪走呢,它的位置是在車站正後方的村落,
所以首先必須走上天橋跨越月台,貓咪樂園便在那裏。
而天橋走到了二樓,先落入你眼簾的是車站大廳,
大廳如同天橋一樣,有許多貓咪元素的裝置,實為可愛。
車站大廳牆上,高掛著一幅侯硐站附近的旅遊資訊,
我高度懷疑侯硐站是位貓咪站長,這裡一切由牠張羅。
由車站大廳的陽台向外望去,旅客中心坐落在那,
他的右邊是修復中的瑞三公司,真期待風華再現的那天。
貓村在車站的正後方,那貓咪又是如何橫跨鐵道的,
貓村早已想好,此座天橋便是全台首座"人貓共用天橋"。
不愧是榮獲金質獎天橋,除了做為村民的聯絡道路外,
另外還增加貓跳台,遊客亦可放置飼料餵貓,極為友善。
走過天橋,便有一隻活靈靈的貓咪攀附在牆上,
像是對我們表達歡迎之意,連絡電話也一併附上了。
我回頭看剛剛走過的天橋,除了用途別具意義之外,
造型我覺得倒有點像是礦山裡的坑道,斧鑿痕跡甚鉅。
來到貓村,必須先正視也遵守一下貓村的生活公約,
尤其最後一條,千萬別帶你的愛犬來這裡玩一場貓狗大戰。
我們先往右邊漫步而去,依山而建的村落極為寧靜,
也不見髒亂,這得天獨厚的友善環境,真是一貓咪樂園。
所以在貓村的任何地方看見貓咪或坐或躺,也不足為奇,
牠們也是村落裡的小小主人,整天迎風吹拂,談笑風生。
縱使牠躺的位置有點突兀,我還是視為理所當然,
天橋都可以共用了,更何況是村子裡的大小事物。
繼續前走會發現一間,擁有瑞芳金的"猴硐貓公所籌備處",
"貓"口普查的偉大使命,就有賴這群愛好貓咪的志工囉。
在貓村的世界裡,都能仿效人類成立公所協助住民,
哪天有貓星人對著公車招手或是搭乘火車,也別見怪。
接著我們往貓村左邊走,這邊有許多的商家,
多半是販售著跟貓咪息息相關的商品,琳瑯滿目的。
也多了些彩繪與逗趣公仔,每條巷弄各有風采,
轉個彎換條路走,也許你就能發現不同的驚奇。
貓村裡,你以為是我們在看喵咪的一舉一動嗎,
也許,是貓咪在欣賞我們每天不同演出,別意外。
華燈初上,商家關燈打烊,遊客也盡興而歸,
貓村再度恢復成寧靜的模樣,一個人貓共處的悠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