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景點的美麗景致,從它那綠樹成蔭的停車場美感便表露無遺,
還以為今天是來到某個美術館,賞心悅目的藝術氛圍油然而上。
停車場旁有多的原住民印記,提醒我們來到了原住民的大本營,
其實這裡是真的台灣首屈一指的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的停車場,
只是我們來訪的是位在園區一旁的山川琉璃吊橋,原來是鄰居啊。
停車還真的有許多的藝術品在展示,像這一個名為鎖鏈系列的創作,
就以排灣族的項鍊為發想,隱含著大自然裡生命共同體的意涵在。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今天倒是熱鬧的很,團體客不少,
距離上一來應該已很久很久前,只是這次還有更新的吊橋要征服。
停車場旁有整排的商店街,想吃吃山味的也許這裡可以滿足你,
想買買像"海角七號"裡的琉璃項鍊回家的,這裡也有不少的選擇。
紀念品的事,還是先來吊橋這裡感受一番風情在做決定吧,
山豬指引著我們吊橋的方向,吊橋與原住民族園區可是不同的方向。
而其實門票並不會太貴,但跟台灣許多觀光的大吊橋一樣,
是需要事先預約的,畢竟吊橋上的人數得管控,載重有限。
也許這般寂寥的人潮來過的人有點錯愕,人潮不是湧動嗎,
這也是當局並須再努力想法子來維持吸引力,遊客已流失不少。
所以我們這一次來不知是不是天時地利人和無一不缺,
沒有擁擠的人潮,也沒有太多拍照的干擾,只有和煦的天氣。
而吊橋主要是連接三地門鄉與瑪家鄉的交通,全長262公尺,
曾經是全台最長的吊床式吊橋,在山谷中成為一抹微笑曲線。
而吊橋的特色,便是在吊橋的兩側鑲有1664顆琉璃珠,
如果大家都有發揮公德心的話,這1664顆你應該還看的見。
而這個琉璃珠意象的構思,是由一位排灣族的藝術家所創作,
各有不同的涵義,原來琉璃珠也可以訴說著許多故事與傳說。
我想起剛剛在橋頭所見的解說,琉璃珠除了不同的花樣之外,
每一個顏色亦有其不同的象徵含意,合起來是意寓著相互支撐,
是種維繫宇宙生命運轉的力量,真是長了一大見聞了。
而吊橋橫跨著的是高屏溪的支流"隘寮溪",雖然是條支流,
但好像也是壯闊的很,畢竟高屏溪可是台灣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
除了琉璃珠的特色之外,你還有發現什麼與眾不同地方嗎,
原來每個吊橋圍欄的支撐柱,都是隻有三角形圖騰的百步蛇耶,
而牠的雙眼正是迷人的琉璃珠,嘿嘿~千萬別讓百步蛇瞎了眼啊。
而山川琉璃吊橋目前來說是需要來回折返的,對..是目前,
因為通行方式好像改了多次,接駁車也好像已經停止接駁。
曾經風光一時的山川琉璃吊橋,雖然現在的光芒已退色不少,
但說實在話,其實還滿有一遊的價值,光那一千多顆的琉璃珠,
就讓我們目不暇給的,也獲得了不少有關原住民族的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