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最難到達與規劃的,莫過於有季節限定的賞花之行,
有了空閒,但花兒卻偏偏的還沒到吐芬芳的時候,總一再錯過。
但這次總在天時地利人和無一不缺的時候,踏上了賞銀杏之旅,
大夥一早便浩浩蕩蕩的從南部直奔南投鹿谷,一窺銀杏的廬山真面目,
而大崙山觀光茶園別說是全台灣了,更是全東南亞最大的銀杏林區。
而大崙山觀光園區怎麼開始遶起,一開始我們也完全摸不著頭緒,
你把它想像成一個三角形,上面有個觀景台,兩側則是各有一個銀杏餐廳。
順著山路上來,會先遇見三角形右側點的"銀杏森林茶餐廳",
賣的東西可琳瑯滿目的,但最被人所推薦的,莫過於銀杏養生火鍋,
挖賽~看著銀杏茂盛的風情,大啖銀杏入鍋的餐點,滋味一定不同凡響。
餐廳內有一張我覺得很實用的周邊觀光地圖,看到上方的九彎十八拐了嗎,
那就是前往杉林溪時,我們熟悉的十二生肖彎道,距離只有三公里而已。
餐廳的前方有些許小農販賣著當地的特色農產品與小零嘴,
但最吸引大家注意的,必定是餐廳前方這片偌大的茶園與銀杏樹了。
視野在往後方望去,那真的有彷彿遁入仙境的fu,
這一切也太不真實了吧,顯然這些"仙氣"幫了不少的忙。
仙境的是我們待回再體驗,先關心一下人世間的俗事吧,
雖然今天並沒有用餐計畫,但看著一早戶外用餐區已經座無虛席,
而在旅遊節目裡也曾聽聞達人推薦過銀杏火鍋,也許下次該來品嘗。
我們懷著下次的再相遇離開了銀杏餐廳,前往下方茶園裡,
在觀景平台可清晰地看到整片茶園便是順著銀杏餐廳緩緩下降,
銀杏餐廳就是這麼得天獨厚的坐擁這片美景,難怪戶外用餐這麼熱門。
爬下了階梯,我們滿懷激動與感激的心情來到茶園區裡,
激動的是銀杏居然就近在咫尺,感激的是前人種樹的睿智。
我們常聽人家說記性不好,就得去吃銀杏,姑且不論是否有效,
但我們對於銀杏的知識卻是少之又少,這個告示牌可讓你明瞭一二。
越往茶園的深處走,山裡的濃霧起的更加來勁,
前方能見度也許不遠,但銀杏樹的能見度倒是舉目可得。
也沒關係,這片茶園裡有棵參天大樹,別誤會它不是銀杏樹,
就當作這片景致的一座燈塔吧,走遠了望著它再走回來便可。
而全台的觀光茶園是去過不少,但卻沒有像這裡如此獨樹一幟的,
除了有阡陌排列整齊的茶園外,就是與它相依而生的銀杏樹。
但為什麼只有這裡發展出這特別的畫面,這可是顧及茶園的經濟價值,
與水土保持的權宜之計,誰知數年之後倒成了一種觀光的浪潮。
而茶農的茶葉被一批批沿著軌道往山下送,山下的遊客沿著公路,
一輛輛的往山上賞銀杏樹去,這應該是個皆大歡喜的境界吧。
你可知道眼前的這一棵銀杏樹需要花多少的風吹日曬才足以長成,
實際時間我是不知,但以剛剛那塊告示牌所言,銀杏樹另有公孫樹之稱,
從種子到成樹至少要20~30年,約人類祖孫的三代歲月,故稱之。
畫面一轉,我們接著往大崙山觀光茶園的觀景台前去,
也就是在整個三角形底邊的中點,有一個向上邁進的階梯步道。
這個步道說難不難,說簡單好像也沒那麼簡單,得花一點功夫,
但登高可望遠,而且兩旁盡是青翠的茶園,走起來心曠神怡,一點也不累。
步道的最高處是個分岔路,往右走是整個茶園的最高處觀景台,
往左走則是另一個餐廳"武岫農場",也就是三角形的左側點。
先往右走吧,觀景台就在前方,像是個被簇擁的司令台,
遊客自動自發地往觀景台集合,似有魔力般的吸引著大家。
喔,原來剛剛那個還不是最佳觀賞點,往前延伸30公尺,
還一個視野絕佳的觀景台,像極了茶飲料廣告才會出現的觀景台。
觀景台的四周,是一叢一叢的茶園,這可是鹿谷鄉的經濟命脈,
所生產的就是聞名海外的烏龍茶,鹿谷幾乎就與烏龍茶畫上等號。
觀景台東與溪頭相鄰,南面杉林溪,西可眺望中部五縣市,
但這一切請自行想像,今天我們走的是濃霧系列的仙境路線。
回頭一望剛剛的第一個觀景台,像是在虛無飄渺間,
溪頭杉林溪和中部五縣市哪一個沒去過,如夢似幻的茶園卻是首見。
離開了自帶仙氣的觀景台,我們開始往武岫農場前進,
這一路上並不孤單,依舊有不少的茶園和銀杏陪伴我們,輕鬆得很。
走了10來分鐘,便會看見開始有不少的遊客和車輛聚集的地方,
沒錯已經看到武岫農場了,我們也已經完成了大崙山"大三角"之行了。
雖然同樣沒有規劃在這裡用銀杏火鍋,但芬芳的銀杏林我們可不想錯過,
餐廳一旁有個步道可以直通銀杏林,旁邊有個顯眼的告示牌,
清楚的說明這一帶是"混農林業銀杏造林區",足足有50公頃。
這裡的步道大多是木造的階梯,至少我們所及的範圍都是,
走起來是比銀杏森林那邊好走許多,各有各的情調。
論銀杏茂盛的程度呢,這裡好像更為大株,步道的兩側比比皆是,
上方的告示牌是說這片銀杏種植於81~85年間,已經30年囉。
銀杏能不能幫助記憶力,也許醫學上還沒有定論,
但銀杏可以提升美學的視野這是絕對的,走了一趟大崙山大三角,
滿滿的茶和銀杏芬芳的味道,雖然就差了入口的那一味,但已心滿意足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