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極北】~看富貴角燈塔也看老梅石槽@新北市市石門區 (點我)
【台灣極南】~鵝鑾鼻燈塔不是極南,這裡才是極南@屏東縣恆春鎮 (點我)
------------------------------------------------------------------
我們想像當時1626年西班牙人經過這個美麗海岬,驚於其美艷的讚嘆,
"聖地牙哥"成了今日的三貂角,大概也鮮少人像我如此敬業,
從外海的角度拍攝三貂角燈塔的模樣,猶如西班牙人的視角,
因為三貂角燈塔對我的意義重大,台灣四極點的拼圖終於完成了。
雖然三貂角燈塔並非初次造訪,以前大學時期追流星雨曾追隨至此,
但記憶已模糊,更遑論這冰淇淋模樣的雷達台,一點印象也沒有。
來三貂角燈塔還有更健康的方式,那就是把車子停在下方的停車場,
然後再健行上來,頗有前人翻山越嶺般一步一步踏出足跡的味道。
原本的燈塔就是以白色為基調的建築,就已經夠夢幻的了,
現在連燈塔外部也被政府機關打造的活脫脫像是歐洲城堡。
如果連著一望無際的海面,真的很有地中海沿岸浪漫的氛圍,
婚匙業者肯定愛死了這裡的,景不醉人人自醉。
處處也充斥著愛情的符號,管理單位真有心打造成愛情聖地,
不管是戀人或是一家子人,來這裡一遊都會讓彼此感情更加溫的吧。
我們先在燈塔門口留下倩影一張,拍得好像跟下面導覽圖角度一樣,
記得小時候有蒐集燈塔系列的郵票,三貂角燈塔是台灣極東的海岬,
極為重要的地方,但到底有沒有蒐集過,記憶跟郵票一同消逝不見了。
認識一下三貂角燈塔的來歷,1929年與1931年在附近發生了兩次船難,
遂於1935年由台灣總督府籌建了這座燈塔,二戰期間曾被炸毀,
1946年再度修復發光,是北部地區目前唯一開放參觀的燈塔。
是北部唯一喔,難怪上次去台灣極北的富貴角燈塔時,
只能在外面望著裡面空嘆息,原來是這個原因啊。
這塔高16.5公尺的燈塔,傲立在太平洋區的重要位置,
因為極東所以也是台灣最先看見日出的地方,據說極為壯觀,
所以素有"台灣的眼睛"之稱,這美麗的名字某電視台也拿去用了。
燈塔裡面則有展示館和陳列館,但現代科技進步之下,
還有數位合成照片可以玩玩,情人來此來一個浪漫的合成照。
花了幾年,總算把台灣四集點拼湊完成,有得像婚紗場景,
有的像沙漠奇觀,有的還可以順遊老梅石槽和墾丁大街,
猶如春夏秋冬各自有各自的風采,等待你一一揭開它們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