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向來是座工業大城,科工館搭配著在地產業的特性而設立,
那就再適合不過了,今日便是帶領孩子來感受工藝的奧妙之處。
場館外的公共藝術抑是觀賞重點,南館的"希望之塔"藝術與科學兼具,
本館的"渾天儀"則是中國古代用來觀賞星象的儀器,皆是工藝上的展現。
另外今天在本館的一樓大廳裡,還有一個"永續能源創意展",
地球能源的過度使用,是全世界各國重要的議題,我們怎能錯過。
好吧,我們就先為地球貢獻一些力量,並將它轉化成能源使用,
雙腳踩著腳踏車,電力自樹根緩緩上升,彷彿整棵樹都亮起來了。
在這一場永續能源創意展,其實就是透過我們生活周遭的環境,
讓我們明瞭能源就發生在我們身旁,洋流便有著發電的蓄能現象。
在體驗創意展的同時,我似乎也瞄到了下方的大型冰雪世界,
但這必須是要額外付費的,上方還懸掛個大型的公共藝術品。
這一場創意展其實也結合了闖關的集點遊戲,完成了集點任務,
便可以到櫃檯前的扭蛋機扭一次扭蛋,真是一個寓教於樂的活動。
接著我們就買了科工館的票,開始逐層的探索科工館的奧秘,
大廳的創意展就已經讓我們停留許久,不知今天可以攻克幾樓。
我們就先坐電梯從最高的樓層六樓開始參觀起吧,台灣工業史蹟館,
便是我們第一個參觀的展覽廳,引領大家認識台灣工業成長的軌跡。
當工業的火車頭一路的往前邁進時,我們皆是火車上的一份子,
怎能錯這一路上發生在台灣工業的故事呢,蓽路藍縷中苦盡甘來。
從風光一時的紡織產業與網球拍產業,到享譽全球的電腦產業,
乃至於現在堪稱台灣之光的半導體產業,這一路也太精彩了吧。
六樓還有個"莫拉克風災紀念館",當年重創高雄的記憶猶新,
今天就讓遊客再度認識當年的殘酷,我們又得到了什麼教訓。
當年的重建之路可謂是千辛萬苦,小林村整個淹沒在泥流當中,
教訓可以記錄下來,但傷痛又何時能夠撫平呢,一面血淚辛酸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展覽館裡面,有一個超大型的投影設施,
屏幕的範圍連接到我們的腳下,我們就像身歷其中的感同身受。
未來與希望,便來在災害中走出來的人民最想要得到的答案,
房子可以重建,但文化與心靈又要如何重建,好深的課題呀。
六樓還有個"太空飛行探索館",我們踩著火星的表面進到展覽館,
未來的太空世界很快就會來臨嗎,還會上演一場星球爭奪大戰嗎。
未來的世界無限想像,就像每位小朋心中都住著一位太空人,
當年在月球上的小小一步,促成了許多人的太空夢,你也是嗎。
而台灣的太空發展史又是如何呢,走一遭你便會對太空世界明暸,
別以為別人都已經上了太空,而我們台灣還在殺豬公,來看看吧。
六樓最後一個部分展出的是"人造關係",是個傳播科技的特展,
也唯有傳播科技的傳遞訊息,人與人之間也同時創造了不同關係。
從鑄字撿字排版到印刷,一本書的迢迢旅程,攸關人類的文明,
看似簡單的一本書,卻蘊藏了多少古人的智慧,古今也對話了。
逛完六樓的所有展覽區,大家似乎已經到達了體力的臨界點,
只好先轉往二樓的"識啡之地",喝咖啡聊是非,先行休息一下。
既然已經來到了二樓,那就從二樓的展覽區再開始參觀起吧,
"烹調的科學"是門科學,也攸關著飲食的推演,重要性十足。
嗯~沒錯,科學的起源就是從最原始的生活開始,科技來自人性,
我們就來看看遠古時代的人們,是怎麼知道如何運用火來烹煮食物。
而世界各國料理又有什麼各自字的特色呢,在展覽館可是鉅細靡遺,
彷彿帶領著大家周遊了各國,將各國的美食都飽餐一頓,頗為有趣。
最後還有個機智的問答小遊戲,你對美食的見解夠深夠廣嗎,
來這裡與其他人一較長短,在擂台上脫穎而出,成為美食達人。
二樓還有個"電信@台灣"的展覽區,從農村時代的雜貨店公用電話,
到現在每人一台行動電話的時代,科技可是火箭式的躍進,太恐怖了。
就連人手一機的行動電話抑是更替了好幾個世代,NOKIA風靡一時,
但現今卻消失的無影無蹤,潮流來襲不懂得轉身便被淹沒在後浪中。
而台灣許多地方特殊的公用電話亭,抑是當地的一大特色,
在我家的櫥櫃裡,還有這個金門電話亭造型的紀念品擺在上頭。
除此之外,二樓還有一個區域展示著"動力與機械"的知識奧秘,
土礱間,一種台灣50年代的碾米設施,便是當時動力機械的智慧。
仔細觀看,甚至可以操作一些簡易的機械原理,你就會發現,
很多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結晶,如今我們把它更加發揚光大。
以一個小學生而言,科工館最有趣的地方應該就在四樓了,
從科學開門探索廳開始,建議最後才來,不然真的走不出來。
開門見山的就是琳瑯滿目的科學原理小遊戲,每一個遊戲器材,
都是一門簡易的科學知識,將知識融入遊具中,不知不覺吸收了。
好比在行星軌道台上,利用的就是行星之間重力彈弓的原理,
你能將手上的珠子,經由一個洞重力彈弓的現象滾進另一洞嗎。
電流急急棒就是利用電路形成迴路的原理,而製作出效果,
綜藝節目曾運用過,我女兒的科學課亦曾製作過小型的模型。
這個狹小的空間,訓練的是何種的科學能力呢,我一時不解,
它其實有點像是打地鼠的遊戲,瞬間反應能力也許是科學的一環。
再往裡面走,還會有被科工館DM標榜著必玩的"交通夢想館",
兩個小朋友不停的按壓阿里山的林鐵台車,不知是否有任務在身。
中橫公路的峽谷風情享譽國際間,你曾經開車橫貫中橫公路嗎,
直到今年初我才完成了這個任務,用兩天的時間從新城開到埔里。
而在交通夢想館裡,推薦最適合遊歷中橫的方式就是騎腳踏車,
尤其騎到武嶺一帶看著星空浩瀚的模樣,還真是令人心醉神迷。
騎著摩托車到佛陀紀念館遊歷一番也是不錯回憶,夢想就在眼前,
只要來交通夢想館時記得帶上悠遊卡過卡一下,夢想便可一蹴可及。
真實世界的小朋友肯定禁騎摩托車,但夢想的世界裡盡情發揮,
但還是得遵從交通規則才行,這項任務可不是輕易就能完成喔。
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就讓小朋友也來完成開公車的夢想,
雖然她借用我的右腳來採油門,但還是開的很自得其樂。
開著開著居然還開到海面上了,交通夢想館可真包羅萬象,
許多的交通工具連大人們都沒嘗試過,連我都覺得被感召了。
最後在交通夢想館的出口,發現了用手比劃便能操控的牛車,
不就是最純真的交通工具嗎,返璞歸真,也許就是科技的真諦。
今日在科工館走了一遭,但是難免還是有疏漏的展示館沒去成,
畢竟時間有限,體力也是一大考驗,科技的腳步我們得努力跟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