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至西方取經的故事,我們從小透過改編後的西遊記,
多少有所啟蒙與想像,殊不知日月潭亦有一條玄奘之路,
雖不是取經大業,但卻同樣令人悟道,至少也香汗淋漓。
日月潭的玄奘之路就從玄光碼頭開始,如果你是搭船而來,
那就更有漂泊流浪之意,這一遠行不知要多久才能再相聚。
而我們選擇了一個更另類的方式,直接紮營在碼頭旁,
也就是在停車場車宿,因此,畫中的日月潭已盡收眼底。
碼頭邊的阿嬤茶葉蛋,是許多人來玄光寺的必吃美食,
但一大清早尚未營業,我們只好把這份韻味先留在心中。
今天我們真是來的夠早的,玄光寺的寺門甚至尚未開啟,
很難得玄光寺前如此的靜瑟,過去人聲雜沓的記憶猶言在耳。
我在四周圍閒晃了一會後回到玄光寺前,寺門終於敞開,
而寺廟的內部規模雖不大,但寺廟裡的玄奘圖卻十足醒目
再看看當年玄奘大師取經的路線圖,除了敬佩還是敬佩,
幾乎踏遍了中亞到印度的土地,一路的艱辛更甚妖魔鬼怪。
寺廟的後方即有"青龍山步道"清楚的標示,特別寫上玄奘之路,
這一路僅有850公尺,所有的妖魔鬼怪都是自己心中的罣礙吧。
青龍山步道旁的大經書,不知道讓取經的遊客悟出多少道理,
而小沙彌可是天天在步道上對來往者微笑,心中似有真理在。
踏上了這一個平台,恭喜你,你已經完成了日月潭玄奘之路,
是否因此而悟道只有自己明瞭,但至少流了一身淋漓盡致的汗。
平台的對面,便可以看到還算壯闊,一身潔白的玄奘寺,
樓梯下方有一幅玄奘取經路線圖,立體浮雕,格外生動。
玄奘寺與玄光寺同樣是仿唐式建築的風格,都別具一番韻味,
兩間寺廟則先後供俸過玄奘大師的頭頂舍利,與大師頗有淵源。
故事是當年中日戰爭發生時,玄奘大師的頭頂舍利被日方所奪,
供俸在日本埼玉縣慈恩寺,1955年日方將部分舍利返還我方,
於是暫時供俸玄光寺,後來玄奘寺落成後,再將靈骨移至此處。
我不確定是否就是因為大師舍利的遷移,造就了這條玄奘之路,
但今日來到兩間寺廟皆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恬靜悠然令人流連。
進到玄奘寺裡,直覺是比玄光寺更顯得氣宇軒昂,碧瓦朱柱,
而寺廟外的中國式庭園古木參天,也顯得相當雍容大方與舒坦。
另外在玄奘寺的一旁還有間"玄奘大師紀念館",值得一訪,
玄奘與佛法的故事,在這裡娓娓道來,也許你此刻就頓悟了。
這裡應是台灣介紹玄奘大師最詳盡的地方了,西遊記固然精彩,
但這裡說的是玄奘大師真切的求佛與西域取經故事,一把血淚。
看來我們的慧根還是短淺,光是要把佛教的三種傳承看懂,
就煞費許多的苦心,更遑論還要對佛法有所參悟,難度頗高。
有志之士就會靜下心來,在紀念館裡好好的抄一本經書,
讓思緒沉澱,讓心靈敞開,也許能就激發對佛法的參悟。
而玄奘寺裡亦有一幅玄奘取經時在大戈壁,草木不生的景象,
艱辛的模樣深烙人心,在玄光寺,在玄奘寺,在你我的心中。
這幅畫則真切的表達玄奘取經的過程中,陪伴的僅有一隻瘦馬,
妖魔鬼怪僅是萬里狂沙,缺糧斷水的過程,玄奘終成一代宗師。
今日體驗日月潭的玄奘之路,再回顧玄奘當年的取經之路,
艱辛程度恐怕不及億分之一,前人篳路藍縷,值得後人感念。
玄奘寺除了建築的規格外,寺前的商店街也比玄光寺更具規模,
征服日月潭玄奘之路的旅人,在這裡也許能得到另類的收穫。
尤其是來自這股香味,把在玄光寺阿嬤茶葉蛋吃不到的失落,
轉移到這間香菇茶葉蛋裡,玄奘之路真讓我們身心靈收穫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