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看的這片海灘叫做"都歷海灘",而都歷海灘富有魔力,
白天是千帆過盡,天空之鏡,晚間則是名聞遐邇的月光海。
車子開到都歷海灘的路口,有個柵欄阻止了想要進入的車子,
這是為了保護該區域的環境之故,無妨,對面有付費的停車場。
車停妥後,約徒步走10鐘後才會看見太平洋的澎湃海浪,
"巴茲風岸"是阿美語船筏下水的地方,這裡是都歷部落的傳統海域。
這一張告示牌雖然目的是在警示遊客潛在的危害,但仔細看,
這片海灘上另有3處的傳統地名~孕母之灣、海神之石、章魚的家。
如此特殊的傳統地名,想必是跟在地部落的豐沛情感有關,
今日遊客來這裡感受海洋的壯闊,也別忘了感恩在地的故事。
但此刻海水還沒有退的淋漓,天空之鏡的效果並無法絕美呈現,
但小朋友還是一樣跳的開懷,如果有一把竹掃把,就是小魔女了。
而衝浪客的興致跟漲退潮大概無所關聯,千帆過盡也許誇張,
但都歷海域裡至少有50塊的衝浪板吧,此起彼落,樂在其中。
接著小朋友回到了岸邊,開始她一生中最愛的活動玩沙沙,
但她今天似乎國畫大師上身,以沙灘當畫板,盡情地做畫中。
在都歷海灘戲水的時間差不多後,我們必須趕往今晚的盛會,
盛會就在都歷海灘入口處,斜對面的都歷遊客中心裡,約莫10分鐘。
但10分鐘只是到遊客中心的門口,今天因為有月光海晚會,
下午3~4點便被停滿車,所以還要在往上走個10來分鐘才行。
經過千里跋涉終於來到今天的會場,由於剛剛才在海灘戲水,
所以大家的鞋子穿得很輕鬆,也加深了這一段路的漫長,學經驗了。
停車位都被停滿了,可想而知會場的人潮已經有點洶湧了,
我們只好找尋相對理想的位置,至少要有舞台與海洋的視角。
舞台上已經以有人在暖場唱著歌,但夜幕尚未完全拉下,
趁著此時可以逛逛頗有特色的傳統市集,坊間幾無見過。
比如說,我們就選擇這一家原住民的風味餐,當作今日晚餐,
遊客中心附近幾乎無商家,這傳統市集是唯一可覓食的地方。
這家名為mama月桃香的原住民料理,便是以月桃葉為特色,
所有的料理會放在一片月桃葉上,這大概是原住民最真誠的生活。
而我買了3份的風味餐,裡面主要是糯米飯、烤肉和酸黃瓜等小菜,
其實滿特別也滿好吃的,很有原住民的風味,意外的一箭中的。
將3份風味餐拿回座位時已經是黑幕來臨,有人拿起了手電筒,
今晚就當作一場燭光晚餐,一旁有歌手戮力的演唱,多有情調。
大家用完餐後,月昇的時間還沒到,但很值得再來市集逛一逛,
這裡所展售的物品都極富特色,織品、染布、手工藝,風格十足。
另外遊客中心裡的展示廳其實也還開放著,那兩尊大玩偶,
白天的時候會在綠色草皮上與民同歡,很有東海岸的情趣。
而遊客中心展示廳裡,目前展示的主題是"旅行在50步的空間",
是花蓮港口部落當代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的作品,值得欣賞。
作品的內容可說是極富文化教育的意義,將長年在東海岸,
撿拾的海洋廢棄物,透過多媒體的創作,傳達環境課題的關懷。
另外亦有原民風情的畫作,月亮被狐狸尾巴的小孩抬著走,
這是什麼樣的古老傳說呢,實在引人好奇,部落裡盡是有趣故事。
當然也有童趣十足的畫作,來到東海岸旅遊的大小朋友,
心情想必都是如此的雀躍,像走在太平洋的海岸線上,輕鬆自在。
而是藝術家拉黑子的心中,整個台11線正是一個海洋的藝術館,
在他無數次的行巡當中,無數次的行走與撿拾過程,體會出的道理。
而今日你來到台11線,除了感受藝術的氣息與文化的體驗,
還有許多的活動值得你去闖蕩,海岸線有多長,夢就有多長。
我們能夠逛的悠哉,是因為我事先就查好了今晚的月昇時刻,
是今晚的19:44,不疾不徐,準備好迎接東海岸的綺麗夜晚。
而我活到此時才知道有月昇的活動,得先感謝一下台東縣饒縣長,
在一次的廣播訪談中,她非常的推薦到都蘭附近看月昇,果然驚奇。
人生當中不曉得追求過多少次的日出,人山人海的阿里山,
猶如潑墨山水畫的台南二寮,而月昇時刻更值得你感受一番。
當月亮露出雲層將月光灑向大海,舞台的歌聲襯托了夜的美,
真有那觸動心頭之感,李白如在世,肯定又是文思泉湧的一夜。
如果你想跟上月光海音樂會的盛典,在暑假的每個月圓時刻,
都會有相關的音樂活動,注意他們的臉書,也注意這片寧靜的月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