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是一抹湖光山色,是一代歷史人物的靈寢,各有解讀,
但總是吸引趨之若鶩的遊客到訪,今天我們也是蜂擁遊客之一。
來到慈湖的停車場前,門口有位和善的老爺爺歡迎你,
他是慈湖的創建者,據說這裡的風景恰似他的故鄉浙江奉化。
奉化沒有去過無從評論,但今日而言這裡是北橫的要塞,
追逐北橫上的珍珠(明池)前,也別忘了先在這片明鏡上歇息。
而慈湖的園區裡,則包含著前方沿著埤塘而生的銅像公園,
欲到後方的陵寢,則必須先經過憲兵管制站的確認方可放行。
我們首先跨過慈湖拱橋,古色古香的拱橋韻味十足,
彷彿跨進了哪個江南名勝,但其實慈湖的景致也不遜於江南。
銅像公園裡是很有層次的風景,一道埤塘,一道芒草,
顛沛流離至此的老蔣銅像,也算是有個安身立命之處吧。
想起兒時朗朗上口歌詞中~人類的救星,自由的燈塔,
老蔣總統一生功過就留給後人評論,歷史終會有定論。
這是大家來找碴嗎,環繞在老蔣總統旁的小朋友中,
哪一位是真人假扮而成的,ㄜ~答案似乎太簡單了。
在銅像公園哩,各種尺寸,各式英姿的銅像琳瑯滿目,
也許就有從前天天致敬的銅像,銅像來此相聚是個好主意。
接著我們來到慈湖遊客中心,一棟閩式的傳統建築,
依山傍水,周遭充滿靈秀之氣,看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而門口是兩位大型公仔向我們打招呼,這不是大小蔣總統嗎,
時代在變,過去威嚴的形象已不復見,他們笑得多燦爛啊。
進門右側牆上的資料,是敘述著小蔣總統傳奇的一生,
尤其晚年推動民主改革的過程,大概是令人最懷念的總統。
進門左側牆上的資料,則像是在電視上才會看到的歷史劇,
老蔣總統身旁的人物只在歷史課本見過,珍貴的人物照片。
遊客中心後側,便是通往慈湖與陵寢的憲兵管制站,
與憲兵確認好實名制後,開始今天另一階段的尋幽訪勝之行。
穿越一小段的林間步道後,發現在緊鄰北橫公路上,
還有個戒備森嚴的大門,也許哪個重要人物來時才會開啟。
我們這般凡夫俗子只能走遊客該走的路線,連拍起照來,
都像來到日月潭的到此一遊照,但我們心中仍滿是敬意。
現在你會在什麼場所看見那麼多飄揚的國旗呢,是該致敬一下,
慈湖這個充滿靈秀之氣的地方,喚起心中沉睡已久的愛國之情。
長期在慈湖上悠游的黑天鵝,不知能不能感受這般心情,
我們能安逸的生活在寶島上,還真的得感激捍衛疆域的國軍。
而沿路上其實還看見了幾間的衛哨亭,雖然現在都已閒置,
但依稀能感受初期的嚴謹,那種"站住,口令,誰"的肅穆時代。
走到了一個庭園,草木修剪的整齊,地上一片落葉也沒有,
該盡量保持肅穆心情,慈湖陵寢就在眼前了,總是個長眠之地。
而陵寢的建築是仿紹興式四合院興建,磚造紅瓦平房,莊嚴大方,
但一般的散客只能在外面徘徊,想進到裡面謁陵得要特別申請。
謁陵當然不是此行的重點,儀隊交接才是陵寢的重頭戲,
現由陸海空三軍儀隊每6個月換防一次,整點實施衛兵交接。
但印象所及儀隊交接,不是一行隊伍從遠方踏步而來,
來到陵寢前再實行交接儀式,現今好像不見那般威風的步伐。
不知是交接的規模縮小了,還是曾有激進份子的鬧場,
我就不得而知了,我們就默默地在紅線外欣賞英挺的姿態。
此次慈湖之行收穫頗豐,美麗的景緻,姿態萬千的銅像,
還有電視上曾瞧見的儀隊交接,50元停車費便能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