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運動休閒風盛行,全台自行車道星羅棋布,
在我腦海裡深深難忘的,莫屬關山環鎮自行車道了。
這個淵源應該要追溯到20來年前,一群大學朋友,
浩浩蕩蕩的從台北跋山涉水而來,這片綠色地毯令人難忘。
所以再次來訪的這個念頭一直盤旋心中,就是今天,
遠方的那塊寶地我們終於再次踏上,綠的同樣很有層次。
但老實說當年的自行車道我早已忘光,除了被一片綠色包圍,
有沒有這條筆直的車道我忘了,更別說路旁那誘人的冰淇淋。
以前車道是何種模樣已不重要,如今的車道倒是十分良好,
畢竟全台自行車道競爭者眾,沒有三兩三,一下子就被遺忘。
車道的前半段屬"親水段",沿著關山大排和紅石溪而行,
兩旁盡是整齊遼闊的水稻田,今日是綠色地毯,來日是黃金稻田。
自行車道的前半段地勢屬平坦,微風徐徐吹來,
儘管現在是奧熱的8月天,一路上卻是舒坦愜意不已。
啥,不是綠的很有層次嗎,怎麼突然有枯藤老樹昏鴉之景,
這幾棵樹倒是枯的很有意境,人家說葉子是樹的名片,但葉子呢。
而枯樹的對面就是整片綠油油的稻田,是何方力量,
把你錯置在這裡,單車客無不在你身上投下注目的眼光。
對了,今天已不是一群大學生,而是一家三代同堂,
這令人難忘的一片舒坦,期盼能一代接一代的保留下去。
拐個彎,自行車道開始緩步向上,前方有個小亭子,
印象中以前會有某個收費的地方,但今日是暢行無阻。
這一段就是屬於自行車道的"親山段"了,地勢較為高,
所以能看透的景致也更加遼闊,綠色地毯連接到山的那頭了。
親山段雖仍有綠色稻田,但青蔥翠綠的樹木倒是不少,
像是來到了另一個風光,很有南臺灣風情的檳榔小徑也出現囉。
而且許多的經濟作物也在路旁生長,沿路有幾間的農場,
有的甚至是開放給民眾採果,或是銷售些有機農產品。
騎著騎著,前方居然還有比我們更加熱血的民眾,
是場日頭豔豔下的馬拉松,選手汗如雨下,我由衷敬佩。
騎完12公里的車道,可別認為已完成了這次的單車任務,
你還有"關山親水公園"必須征服,這樣才有算解鎖成功。
這片親水公園如果錯過還真是可惜,雖佔地幅員遼闊,
但你剛剛那部自行車是可騎進來的,無縫接軌的賞析美景。
而園區被電光大橋一分為二,分為動態親水區與靜態生態區,
動態親水區裡有戲水與划船區等,但疫情之故,今日寂寥許多。
我們只好把重心放在電光大橋另一側的靜態生態區,穿過涵洞,
你的視野又是另一番的風情,池塘裡滿滿的綠意盎然。
其實遊客可以在這裡待上好些時光,觀星台,賞鳥屋,
豐富的生態資源,假以時日,風調雨順之後,遊客必趨之若鶩。
這一趟關山環鎮自行車之行,算是圓了多年的心願,
比想像中的好印象,又往上堆疊不少,綠色地毯環繞豐富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