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山城旗山,一向以老街的風采與香蕉聞名於台,
但你可能較少聽聞,這裡還有一處百年歲數級的糖廠,
今天便是來創建於1909年的旗山糖廠,尋找百年歲月的悠然之情。
但旗山糖廠跟許多散落在台灣各地的糖廠,有著相同的命運,
製糖工廠的煙囪不再冒煙,轉而無煙囪工業,取而代之的是誘人的冰品。
而冰品五花八門,但還是建議你來糖廠必吃一道外面鮮少的口味,
那就是紅豆酵母冰,沒有過膩的甜味,而是溫馴入口的酵母味。
而除了必嘗的冰品之外,現今糖廠大概已經是一處絕佳的休憩場所,
街頭藝人努力獻唱,周遭亦有各式的特色小販,十分熱鬧。
我往遠處走去,尋找指示牌上的鴕鳥園,但遍尋不著,
只覓得悠然的蓮花水池一瑭,在喧囂的糖廠旁靜靜的守護著。
雖找不尋鴕鳥園,但還是發現了園區裡些許的藝術裝置,
這是製糖工場磚雕剪影實為特別,紙雕都頗有難度,更何況磚雕。
而糖廠也必定會有那麼一部走入歷史的火車,默默守護在哪,
在那公路系統不發達的年代,火車成了製糖工場的最佳幫手。
這一台比利時製的蒸汽火車雖然文風不動的佇立在那展示,
但我知道它過去輝煌的歲月裡,必定乘載過許多蔗糖的艱辛歷程。
而火車過去駛過的五分車鐵道,現在則是改裝成景觀地景橋,
從旗山糖廠漫步過來,大約10分鐘的路程,這是十足的前車之鑑。
現今的地景橋已不見火車車軌痕跡,多的是遊憩的足跡,
倒成了家長帶著孩童共同歡樂的親子樂園,乘載的東西不同了。
但現今的地景橋應該稱之為2.0版吧,原地景橋的橋墩過於密集,
莫拉克風災來襲時,造成了不少的災情,於是在災後重建了地景橋。
但不管如何,總是以他536公尺超長的橋身跨越了楠梓仙溪,
不僅現今遊客逗留,亦是旗尾社區莘莘學子安心上學的必經之路。
也不管如何,他總是與忙碌的旗山橋倆倆相望,一動一靜,
各自扮演著不同的使命,為旗山地區貢獻著自己的那一份心力。
一路從旗山糖廠走到旗山景觀橋,遙想糖業輝煌的過往,
過去已來不及參與,現在倒能一氣呵成的徜徉其中,還真幸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