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部人來一趟宜蘭玩可得挑著重點玩,不是重遊宜蘭的大景點,

就是來了宜蘭那麼多次,都還沒有機會來造訪的景點,

早上逛的是宜蘭傳藝,離開時還不太餓,拒絕了裏頭的美食攤,

下一個景點是"羅東林場",也許來附近覓食會更適合些。

IMG_0029.JPG

"林場肉羹"完全不在本次的計畫中,只是因為覓食的雷達圖,

無意間掃到影像那麼密集的畫面,螞蟻發現甜食都沒那麼密集,

肚子不餓看到這種畫面也餓起來了,我已心無旁鶩,就是這一間了。

IMG_0046.JPG

林場肉羹是五十年的美食,虧我學生時代不時從台北來宜蘭玩,

是帶路的人不對,還是沒有羅東的好朋友,沒有接地氣,

來羅東,第一選擇就是去羅東夜市,這間人家媒體都報翻天了。

IMG_0030.JPG

美味其實不需要太多的點綴與裝飾,簡單的一碗肉羹麵,

就可以飄香五十年,已經足夠讓這一家子過好幾代了。

IMG_0031.JPG

但應該說有如此盛況是這一家子的堅持與功力,絕無僥倖,

門口寫著全省僅此一家別無分店,是這一家子的堅持,

而人潮是靠五十年來的功力累積,與真材實料的手藝。

IMG_0036.JPG

最後我為什麼放上店家的作料罐,當我吃到剩一半時,

加上些許的辣椒,發現整個滋味又提升到了另一個層次,

如果你可以嘗試吃點辣的話,真的建議你一定要試試看

IMG_0044.JPG

吃完林場肉羹後,我們整家子的人元氣大增,

立馬往"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去,從來沒來過的景點

IMG_0113.JPG

依整個園區的導覽圖來看,下方有個竹林車站和當時的宿舍群

上方是貯木池和生態池,右下角的紅點是入口也是我們的起點

P1270417.JPG

我們的漫步計畫是先走到"竹探館",再沿著貯木池逆時針環湖一圈,

最後再來參觀竹林車站和宿舍群,多悠哉的一個午後啊。

P1270422.JPG

到一個地方遊玩總得先了解一下它的來由,吃果子總得拜樹頭,

羅東林場的前身是太平山林場製木、貯木和辦公廳舍的所在地,

就跟台灣多數的糖廠一樣,時代變遷下,不製糖了,也不伐木了,

總得轉型一下,於是在民國93年誕生了這個蒼鬱悠閒的林場。

P1270424.JPG

園區占地16公頃,簡直就是一個超大型的城市之肺

走在這悠遠寧靜的小徑,真有種世外桃源的想像。

P1270426.JPG

偌大的貯木池雖然被無情的時代給淘汰了,倒反而落得清閒,

現在卻成了一塊人間淨土,湖上小鴨的小小天堂。

P1270451.JPG

但其實現在的功能,活脫脫的就是一個競爭平衡下的生態池,

誰是天敵誰又是夥伴,這錯綜複雜的食物鏈,請達爾文開示吧。

P1270456.JPG

我們走到了生態池的左側,有一整排的老房子,是原來的員工宿舍,

除了屋頂改建成鍍鋅浪板外,幾乎都是木製的,包含木門與窗櫺。

P1270463.JPG

但最為特別的當屬這一間"百年舊書攤",有關林業的迷你圖書館,

1916年太平山林場已有在羅東松羅埤(生態池)當成貯木池的紀載,

是超過了百年的歷史,但這裡的"百年"指的是百年的建築物,

抑或開了百年的書攤,便不得而知了,要請專家指點一二了。

P1270461.JPG

沿著百年書攤建築物過來,有一排頗有親子同樂的"森藝館",

建築物新穎的程度應該不是百年了吧,但裡頭卻是千年林業的創意。

P1270487.JPG

以這個木製的蹺蹺板來說,造型比起公園裡的有趣的多,

足以讓兩個平生素未謀面的小朋友激起火花,對峙了好一陣子。

P1270469.JPG

這個木製的玩意就更為有趣了,不知道有沒有像橋牌對家概念,

總之就是要把一顆球,利用你屁股的動力將它滾到終點,

可惜這個玩意是小朋友限定的,不然我真想上桌玩一把。

P1270474.JPG

這個彈珠檯是不是也比夜市版的還要有創意的多,稍微用力一些,

彈珠便可以滾到對面的機台上,只是...這分數到底要怎麼算呀。

P1270492.JPG

林業也對於教育貢獻不少,是我們從小到大書寫的黑板來源

所以這裡提供著各式黑板給小朋友塗鴉,感受一下林業的偉大。

P1270491.JPG

這裡有一幅有關林業的知識補給,台灣位在熱帶與亞熱帶之處,

雨量豐沛導致森林茂盛,從平地的相思木到海拔1千公尺的台灣紅檜,

這一序列的分布圖標示的很清楚,也許哪天在山林裡就更容易判斷了。

P1270497.JPG

森藝館的後方是一道悠遠的長廊,緊挨著一條竹林圳,

很有想像力的畫面,猶如時空倒流,回到了那林業鼎盛的年代。

P1270500.JPG

我們陸續經過了機槍堡和竹林車站,終於覓得我女兒最感興趣的地方,

一個恰是溜滑梯的設施,但這樣說實在有點褻瀆了先人的智慧,

在當年鐵路還沒鋪建的年代,木材要如何運下山,真是大考驗阿。

IMG_0087.JPG

這個先人的智慧稱作"木馬道"或"滑木道",當年就是靠著人力拖曳,

將原木運送至溪邊,再運用水運集中到貯木池,

雖然人們現在拉的歡樂,當年想必大汗珠小汗珠落滿地呀。

IMG_0094.JPG

慶幸的是民國10年完成了太平山森林運材鐵路到羅東竹林車站的工程

這也帶動了太平山林業68年來的豐功偉業,過去的總總已不復當年,

今日我們走在這象徵性的鐵道上,除了趣味或許也添加些許的緬懷。

IMG_0108.JPG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真的值得你來走一趟,美麗的景緻不用花一毛錢,

感懷先人也補充林業知識,還有周遭的額外驚喜~林場肉羹。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史達先生 的頭像
    史達先生

    史達先生的玩樂人生

    史達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