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來沖繩遊玩的時候,一定許多人都會安排來傳統市場走走,
一方面感受一下當地的市場文化,一方面吃一道新鮮的漁獲,
沖繩的首選想當然爾的就是"第一牧志公設市場",但我下這個標題,
不是我太偏激或是那對天發誓不再來的氣魄,看下去你便明瞭了。
我們大概都知道"三味線"是很能代表沖繩的傳統樂器,
一般在琉球村這種文化村裡面才感受的到,沒想到市場外有位大叔,
穿著夾腳拖,神情泰然的演奏著三味線,這是所謂的高手在民間嗎?
我們找到了市場的路口,看起來果然是很"傳統"的市場,
美輪美奐的外表就留給百貨公司的超級市場去表現,
這裡注重的也許是內在的品味,也就是真材實料的漁獲吧。
第一牧志公設市場印象中,就是5條逛起來會與與對向的人,
有那種肩碰肩碰到的那種寬度,每一條大約30~40公尺吧,
共分為兩層樓,一樓是採買區,二樓是烹煮與用餐區。
來吧,我們先看看他們的漁獲吧,有台灣不常見的蟹類。
有大概雙手才能掌握的超大紅蟳。
有成群結隊窩在一起的龍蝦,看起來沒什麼精神似的。
當然也有處理過切好的生魚片,直接動口不用動手。
這一隻買回去不曉得是要殺來吃,還是當成藝術品,太酷了吧。
除了漁獲,市場裡當然還是有賣一些其他的食材,
"豚中味"是豬的內臟,在沖繩有一道"中味汁",就是豬內臟的料理,
據說在沖繩算是滿有名的一道傳統料理,樓上不知有沒有這一味。
豬頭先生也來湊一腳了,在台灣很少有整顆豬頭放在那裏在賣,
如果把它買回去送人,不知道會不會先被對方打成豬頭模樣。
市場裡掛著這一幅藝術圖,是表面看起來大魚吃小魚的故事,
抑或教導我們大自然的叢林法則,只有壯大自己,不然就等著被吃掉。
在一樓好幾個地方都有看到類似的牌子,代煮3道菜,每人500日元,
跟台灣代煮的行情來比,應該算起來不是太貴,
但我們對於挑選食材實在不是行家,所以我們是直接上樓點菜了。
上到了二樓,出乎意料的寬敞與乾淨,我一直停留在過去的印象,
菜市場上面的飲食區,地板總是濕濕滑滑的,難怪這裡遠近馳名的。
公佈欄貼著幾幅美食報導,有達人帶路,按圖索驥也許便利一些。
我保證不會再來第二次的原因揭曉了,因為第一牧志公設市場要搬遷了,
此情此景只待回憶裡了,新市場又是一幅新氣象了。
二樓大概有6~7間的料理店,每一家的人潮也大同小異,
但這家有龍舟的店家卻吸引住了我們進去,原因很簡單,
有看到菜單上的那三個字嗎~~講中文,出門在外就是圖一個方便而已。
但其實也有中文的菜單啦,但有專人解說總是比較清楚,
我看菜單不下50種以上,不知是在考驗點餐的人,還是在磨練做菜的人呀。
我覺得這幾家的店家,其實有點像是台灣的熱炒店,
想要精緻一點或是分量多一點的人,可能會讓你失望了,
這也難怪,人潮這麼多,炒這盤青菜還給你精雕細琢。
我們的綜合生魚片,5個人來分食,有分到兩片的應該算是幸運。
蝦子我們是特別跟講中文的點餐人員溝通,川燙過就好,並來盤沙拉。
糖醋魚,已經不活跳跳的,我怎麼還拍的那麼糊,是我內心在震撼嗎?
一個人大概分1.5小碗的螃蟹湯,但滋味是還不錯,不要再挑剔了。
吃完了午餐我們隨處看看,這一家冰淇淋店,好似剛剛海報上的店,
排隊的人也不少,牆面上掛著許多的名人照片,我們決定也來品嘗一番。
1球300日元,2球500日元,我女兒偏好草莓的,所以來顆草莓冰淇淋吧。
第一牧志公設市場就在這甜甜酸酸的冰淇淋滋味下,留下甜甜酸酸的回憶,
甜的是留下還不錯的印象,酸的是此情此景只能從照片裡才看的見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