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其實就是如此,一代接著一代,分不清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
淡水紅毛城就是典型的古蹟建築,300多年來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國家當過主人,
才成為今日的這幅模樣,眼前的這個南門是少數的中式建築,是清朝時修建的。
進入了南門,是那賞心悅目的庭園,誰來當主人好像都願意吧。
先來買票吧,成人80元,暢遊300年的古蹟建築,應該還不算貴。
先了解一下紅毛城的配置圖,大致就是分為上下兩層,
上層是主要的兩棟建築物~安東尼堡和前英國領事官邸,
下層是幾棟附屬的建築物,如販賣部和會議廳等。
先從下層開始吧,翠綠的花圃引導著我們。
這裡的建築是一層樓的磚造屋,清幽的庭園喝上一杯咖啡好像也不賴。
爬上小徑來到了上層,這棟建築就大大的有名了,20幾年前高中畢業旅行,
好像有拍了 一張到此一遊的照片,一晃眼已經20幾年了,但話說回來,
這棟從西班牙時期的"聖多明哥城",到後來荷蘭時期的"安東尼堡",已經300多年了。
台灣人習慣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這就被叫做紅毛城,
但現在有另一個新的稱呼~~~淡水古蹟博物館。
進來看看吧,沒有粉飾過的外牆,看的出來是用堅固的石頭所砌成,
這也難怪,在那個你爭我奪的大航海時代,所有的建築都得經過船堅砲利的考驗。
一走進來是位蓄著長髮的外國人,標準當年的外國人造型。
大航海時代,戰船就顯得相當的重要,有了它才能擴大自己的版圖。
往遠處眺望,從前是敵人的船隻,現在是工業化下卸貨櫃用的跨載機。
如果從窗戶看出去,遠遠的那座應該是觀音山,
可惜太陽還高高掛,不然昔日淡水八景~戍台夕陽,應該就是如此吧。
從陽台上往後看,是另一座雄偉的建築~前英國領事官邸。
走下樓梯,豎立在紅毛城外的是9面國旗,也就是紅毛城過去和現在的9位主人。
這個角度將前英國領事官邸拍的就更清楚了,是個磚造的氣派洋樓。
到前英國領事官邸前,展示著各朝歷代的大砲,我想各個戰功彪炳吧。
回頭一看紅毛城,300年來的腥風血雨下,維持的算是相當的好。
前英國領事官邸內部,還展示著當年的桌椅和擺設,
和那貴氣逼人的地磚,平常百姓什麼人用的起啊。
最近羅大佑的歌曲~致觀音山,我用這幅梵谷風格的畫,也來致一下觀音山。
出了官邸,原以為結束了,沒想到館外的展示也很精彩,
出了紅毛城的後門,便一腳跨進真理大學裡面。
真理大學的前身是淡水管理學位,舊年代的招牌還留著
但不知道是什麼樣的背景,大砲都成為校園的擺設了。
真理大學內最著名的就是"牛津學堂"了,是台灣教育史上最早的西式教育
名字則跟創立人馬偕博士的故鄉加拿大"牛津郡"有一些淵源。
牛津學堂的典故,大概也創下了很多教育界的第一,很值得來看看。
牛津學堂對面的大教堂,蓋的也很雄偉,這跟虔誠的教育信念有很大的關係。
看完真理大學還沒結束,再往前走還有小白宮等著你。
要進去小白宮,只要你離開紅毛城的時候蓋個印章,就可免費入場了。
小白宮就是當時清廷任用洋人當稅務司後,所蓋出來的白堊迴廊式建築物。
不當官邸當然就成了觀光景點,當然也成了新人拍婚紗的絕佳地點。
這就是白堊迴廊式建築,我沒去過白宮,但我相信這是小白宮。
寬闊的花圃和那依山傍海的美景,將這座西式建築襯托的就更加高貴了。
參觀完小白宮,總算完成這一波又一波的驚喜,一張票暢遊三個景點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