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夜遊愛河"的緣由就從85大樓的聚餐開始,無意間靠近了窗邊才發現,
夜的愛河是多麼的璀璨,像是灑落凡間的星星,一閃一閃正放著光明,
可惜我的iphone 5 夜拍效果似乎不怎麼好,希望大家能感受其中,
景不醉人人自醉了....................。
大夥殺到了國賓飯店旁的售票處,除了這裡,對岸的仁愛公園也有另一個的搭船處。
人可多著的,國外的許多城市是有類似的觀光行程,但台灣好像只有高雄較為出名。
以坐船遊覽風光明媚的愛河20~25分鐘,價錢應該不算太貴。
其實高雄市政府也另外包裝了許多的套裝行程,包括近幾年才興起的水路觀光船,
我們這次的行程是黃色的路線,北至七賢路,南約到公園路。
這種觀光船基本上是一種環保船,因為是靠太陽能產生動力的,
你的疑問可能跟我一樣,連續幾天都陰雨天怎麼辦?
導覽員有介紹,旁邊有預備的充電船,就像手機一樣,拉個線把電充飽就可以了。
搭船處旁邊的LOVE,是拍照的一大熱點,全世界應該很難找到以愛命名的河吧。
上船了....,船上有一位導覽員介紹著相關的景點,
不然外地人可能東南西北都捉不到方向。
每個座位都有一件救生衣,儘管愛河水位並不深,以防萬一嘛。
導覽員當起了愛河空少,示範著救生衣的使用方法。
從國賓站出發,先往北航行,看著遠方恰是彎彎的一道月光,
喔...那是遊愛河的另一種船,類似國外的"貢多拉"吧。
往回拍,那兩棟尖尖大樓的旁邊是國賓飯店,大概就我們上船的地方。
繼續航行,往回拍中正橋的夜景(也就是中正路)。
到了七賢橋附近開始往南折返,停在中正橋下的貢多拉就清楚許多。
往南一點點是另一個搭船處"仁愛站",後方的公園是仁愛公園,
公園的下方就過去大名鼎鼎的"高雄地下街",可惜一場火把它付之一炬了。
"仁愛站"的附近,聚集了幾家的音樂餐廳或咖啡廳,宛如是個不夜城。
船經過了這棟"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導覽員特別解說了一番,
原來是過去的高雄市政府,在這裡上班也太幸福了吧。
在過來這兩棟建築物,左側是"高雄市立電影館",館前偶有露天電影院,
右側是個蓋得很現代的汙水處理廠,多虧它愛河才有今日的面貌。
往回看河邊的大樓群,雖不如上海外灘的氣勢,
但外出的高雄人一看就認得出這是他們孰悉的愛河。
過了五福橋不久就會發現有棟新建的建築和一座橋,
喔~這就是這一兩年高雄的新式交通工具---輕軌,這一站叫"真愛碼頭站"。
這座專門讓輕軌跑的橋叫"苓雅寮鐵橋",在燈光的襯托之下,顯得活潑許多。
橋上停了幾隻的夜鷺,據說是很聰明了一種鳥,還居然會捕魚,
牠會把野果扔進水裡,然後等獵物出現,再迅速衝進水中,太神了...。
船回到了國賓飯店附近,這裡有一座高雄2001年的燈會主燈,
主題叫"鰲躍龍翔",是一種龍頭魚身的吉祥物,有魚躍龍門之意。
燈座旁的這一間咖啡廳,現場有歌手在演唱,也是人潮滿滿的。
下了船,再以徒步的方式繞了愛河一周,欣賞一下不一樣夜的愛河,
這裡不知是多少人的回憶,祝福各位都能永浴愛河啊........。
燈光下聚集不少人的是什麼攤販呀.....,原來是魔術道具的攤販。
這一家最豪氣,歌手對著路人大聲唱,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精神。
一位街頭藝人吹著我從來沒見過的樂器,樂器的聲音有點低沉,
但卻吸引了不少目光,真是長見識了。
【同廠加映:長知識篇】
愛河之所以為什麼叫做愛河呢?據導覽員說這是一段陰錯陽差的淒美愛情故事,
愛河以前叫做高雄河,幾十年前河邊有一家"愛河遊船所",有一年颱風把看板吹壞了,
只留下"愛河"二字,不久又有一對因為遠距離而選擇在這裡跳河殉情的男女,
這時一位剛調來這裡的中央日報記者,因不熟悉高雄地理,勘景時發現了"愛河"看板,
便這樣陰錯陽差地把愛河的名稱登上了報紙,就這樣,高雄人從此就喜歡上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