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池森林遊樂區素有「北橫明珠」之稱,應該是明池為北橫上最大的高山湖泊,
因而得名吧,但來的當天下起毛毛細雨,倒是像極了迷霧森林呀。
另外先長個知識,原來隸屬退輔會的明池、棲蘭和神木園都是馬告生態公園,
原來常聽到的馬告,範圍真是大啊。
先從住宿的【明池山莊】介紹起吧,
自從104年民間的觀光集團接手後,整個山莊似乎有整修一番,
大廳乾淨明亮,沒有森林山莊那種陰陰暗暗的感覺。
已經接近聖誕節了,大廳內的裝飾品也多的了起來。
每一層樓都設有一處的小客廳,方便遊客聚會或討論行程吧。
走廊也是燈光明亮,山莊似乎都喜歡用木板來修飾牆面。
進房間囉,牆面一樣用木板裝飾,燈光微暗,整個心情放鬆不少。
房間還有個小露臺,想先吸一點芬多精,打開推門就有了。
門外的景色即是如此,北橫路旁盡是針葉林相襯。
房間內還有個小書桌,簡單但實用。
熱水壺、冰箱和保險箱,住宿該有的設備一樣有。
就如同前面所說,近年來由新集團經營經過一番整修,
大概是我看過最乾淨的山莊衛浴設施吧。
當晚前往用餐的路上,仍然是毛毛雨,路燈也顯得相當朦朧。
餐廳必須走出大廳後,右邊約30公尺的地方。
有合菜套餐也有火鍋可供選擇,價位並不便宜,深山野嶺嘛。
餐廳入口處的大塊樹木切片裝飾品,千年神木吧(我猜的)。
餐廳座位分為兩區,20桌以上吧,算是相當寬敞。
海鮮火鍋套餐,整鍋煮起來倒沒什麼海鮮味(老爸說的)。
合菜套餐滋味還可以,深山野嶺吃個粗飽,半夜不會餓醒就滿足了。
要離開的時候來了一群團客,瞬間把餐廳都塞滿了。
餐廳旁的販賣部賣著一些小零食,泡茶時配著用。
也賣著一些小紀念品,當地材料製作而成吧。
一覺醒來,來到的早餐時刻,此時中島的區域就成了自助用餐區。
早餐是一些簡單的清粥小菜,和西式的吐司麵包等。
餐廳旁的露天座位因為天空飄著毛毛雨,不然真是個用餐的好地方。
走出餐廳天色仍然是朦朧一片,真的是要一路迷霧到底。
餐廳對面的小木屋,住起來應該更有迷霧森林的感覺。
順著這個別出心裁的水梯往下走,就能下到往明池森林遊樂區的主幹道上。
一路上就是密密麻麻的針葉林,多吸些平時不容易得到的芬多精吧。
下了水梯再走300公尺,就到遊樂區的門口囉。
不要看這小小的一條路,也是北橫的一部份喔。(山莊往遊樂區)
到了,北橫明珠長的何許模樣,等會就知道了。
抬頭看了一下,不會吧,往宜蘭市區的道路居然因為這幾天的毛毛雨而阻斷了,
不管了,先進遊樂區欣賞一下北橫明珠再說吧。
如果你有住宿的話,是不用再額外買票的,相當的夠意思。
先看個平面圖吧,遊樂區除了明池湖外,還有一些周邊的景觀庭園等。
大門入口的建築物,幾乎和當地景色融合為一了。
欣賞一下明池湖的景色,雖然大多人分享的是出太陽的景色照,
但迷霧茫茫的景色照,我想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的。
童話步道,用許多個小亭子排列成有點迷宮的味道,
每個小亭子的屋頂則是各站著一個七矮人,因為這是童話步道。
很有森林步道的感覺吧,夏天走在這裡一定身心通暢吧。
路上順便做一下植物教學,有毒植物:咬人貓。
靜石園:有點仿效中國江南的庭園建築,包含富春園、曲水庭、石庭等。
略帶禪風的建築風格,彷彿走進中國武俠的情節裡。
白牆下那並不是一般的野草,是個特殊的植物,名字可惜我忘了。
富春園:設計仿造黃公望大作「富春山居圖」的特色造景,
我個人的藝術素養還沒到那個程度,所以無法聯想再一起。
桃蘭庭:很大的一個亭子,休息一下再出發吧。
曲水庭:仿效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意境興建而成。
石庭:禪宗象徵式的庭園,是一種抽象手法的建築概念。
石是島、沙是海的抽象意念,是不是很有禪意呢。
另一側大片的竹林,更增添出許多的中國味。
很幸運的,老天爺給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明池景色,真的是漫步在迷霧森林中,
更幸運的,北橫在接近中午的時候搶通了,跟我們預計離開的時間差不多,
可以讓我帶著滿滿的回憶離開明池。